好心情说说吧,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!
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
赞美石榴石的唯美句子
杨炯 和石侍御山庄 烟霞非俗宇,岩壑只幽居。水浸何曾畎,荒郊不复锄。
影浓山树密,香浅泽花疏。阔堑防斜径,平堤夹小渠。
莲房若个实,竹节几重虚。萧然隔城市,酌醴焚枯鱼。 【赏析】 杨炯(650年-692年),汉族,弘农华阴(今属陕西)人,排行第七;唐朝诗人,初唐四杰之一。显庆六年(公元661年),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,上元三年(676年)应制举及第,授校书郎。后又任崇文馆学士,迁詹事、司直。垂拱元年(685年),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。天授元年(690年),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。如意元年(692年)秋后改任盈川县令,吏治以严酷著称,卒于任所。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。
查看更多>>《白石滩》
作者:王维
原文:
清浅白石滩,绿蒲向堪把。 家住水东西,浣纱明月下。
注释:
1、白石滩:辋川的一个地方,王维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。此诗列《辋川集》第十五首。 2、清浅二句:青绿的蒲草长得快差不多能用手握了。蒲:一种水生草本植物,叶长而尖,可以编席、作蒲包等。向堪把:差不多可以用手握住,可以采摘了。向:临近,将近。堪:能够,可以。把:握。 3、家住二句:家住水东水西的女子,月夜三三两两地出来,在白石滩前洗纱。 4、浣(hun):洗。浣(hun)纱:用西施浣纱的典故,暗示浣纱女的明丽。
翻译:
清澈见底的白石浅滩, 嫩绿的蒲草可以满把采摘。 一群少女住在绿水两旁, 趁着皎洁的月色洗衣浣纱。
赏析:
这诗是王维《辋川集》中的一首,描写白石滩月夜景色,清新可喜,颇堪玩味。
白石滩,辋水边上由一片白石形成的浅滩,是着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。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,这首诗就是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。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,暗示出月光的皎洁、明亮。如头两句清浅白石滩,绿蒲向堪把,写滩上的水、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,清晰如画。夜色之中,能看得如此分明,这正暗示月光的明亮。唯其月明,照彻滩水,水才能见其清,滩才能显其浅,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现其白。不仅如此,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,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,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,它们长得又肥又嫩,差不多已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。这里,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:光线稍弱,绿色就会发暗;能见其绿,足见月光特别明亮。月之明,水之清,蒲之绿,石之白,相映相衬,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。用笔都空灵、超妙。这正是司空图所推崇的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(《二十四诗品》)的高境。
最后两句,诗人在白石滩上绘上了一群少女。她们有的家住水东,有的家住水西,都趁着月明之夜,来到这浅滩上洗衣浣纱。不言而喻,正是这皎洁的明月,才把她们吸引过来的。这就又借人物的活动中再衬明月一笔。由于这群浣纱少女的出现,幽静明媚的白石滩月夜,顿时生出开朗活泼的气氛,也带来了温馨甜美的生活气息,整幅画面都活起来了。这就又通过人物的行动,暗示了月光的明亮。这种写法,跟《鸟鸣涧》中的月出惊山鸟以鸟惊来写月明,颇相类似。
此诗的意境跟《山居秋暝》中的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近似,幽静而有生气,乡村生活气息颇浓
查看更多>>